
黑新宏,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伟德bv1946官方网站副校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科带头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带头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与智能化”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CCF杰出会员,兼任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系统安全及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与智能化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支持计划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研发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

朱记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工程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荣获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帮扶灾区服务基层优秀博士、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等荣誉奖励。主要从事土木水利建造与管理、智能建造与智慧水利、区域经济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子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等国家级课题7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水利科技项目等省级、厅局级项目9项,承担“八水绕长安”、引汉济渭调水等课题60余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合著)《复杂问题的主题描述与决策模式研究》、《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优化》等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获批专利/软件著作权22项。

李淑娟,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院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制造系统建模、优化和控制;三维零件直接数字制造;脆性材料精密加工技术;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工过程动态优化和控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三十余项。1999年获得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二),2008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第一),曾获得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次。

党发宁,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岩土博士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特色线上课、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教指委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数学物理模拟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土石坝、尾矿坝变形与渗透稳定性研究,岩土工程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 ,爆炸冲击荷载下混凝土类脆性材料动强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它纵、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编写、主审规范8部,合作出版专著10部,多次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特等奖,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杨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中国电源学会元器件专委会委员,陕西省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一等奖2项,获2019年科技领域“西安之星”称号,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检索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转让8项,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并受到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受邀在ISNE2018、EDSSC 2019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邀请报告。

赵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人机共融智能机器人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市轨道交通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BIM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主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开展土木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智能建造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陕西省重点研发、社发攻关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及行业头部企业单位委托课题30余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5项。指导学生获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39项。

张志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副院长,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美国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研究方向:裂隙岩体力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多篇;参编专著教材3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完成了溪洛渡水电站、紫坪铺枢纽、拉西瓦电站、锦屏一级电站、西成客专、西安地铁等重大工程相关的科研工作;授权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会理事等。

赵桐,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副院长,曾任日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千叶大学JSPS(日本学术振兴机构)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复杂机械过程可视化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高速润滑与密封技术、多相流多场耦合模拟及可穿戴设备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发表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陕西省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杨明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工程、企业信息化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参编专著/教材5部,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陈雅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数值计算、桥梁结构模型试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外国专家项目1项;主持陕西省黄土力学与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主持陕西省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主持伟德bv1946官方网站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主持伟德bv1946官方网站高学历人才科研启动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1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多项。第一作者发表SCI及E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发明专利2项;参加实用新型专利多项。获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项。

刘永,副教授,硕士生导师。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副院长。主要从事现代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人机交互方法、工业互联网下的设备运维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等5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30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5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司建辉,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加固修复、结构优化及抗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等,主持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项目100余项,在《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Structures》、《Structural Concrete》、《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曾获陕西省土木建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朱轶韵,教授、博士生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地域生态建筑技术理论,建筑节能、结构及材料一体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子题1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获2021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丽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黄土力学与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黄土力学与工程、隧道与地基工程。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参与);获陕西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主持)。